ASPCMS企业网站建站平台

联系方式

地 址:番禺东环街漫力二手市场西侧24号
电 话:132 6592 8008 微信
传 真:132 6592 8008
邮 箱:gzscys@163.com

在线留言

公司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印刷经济的“虚火”现象-南沙彩印厂-南沙印刷
作者: 发布于:2014-05-11 11:52:49 点击量:
日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位领导在一次发言中指出:“中国某些工业建设正在从某一方面过剩走向全面过剩”,而其中很多“过剩”正是在“政府鼎力相助之下形成的”,如此“产能过剩的局面很难得以改变”。这些话重重地砸在每位关心国内工业发展的人们心里。
中国的工业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之后,接下来并没有按照良性发展思路沿着“由多转精”的路子迈向更高端的工业市场,而是偏离了主线,使很多工业正在逐步滑向“因多而滥”的深渊!
低廉起步的误区
印刷工业也是如此。选取一些目前常见的现象。门槛低:近年来,社会资金对中低端印企投资得日趋增多、印工价逐步滑落,使得印刷业无可奈何地进入到微利时代。轻易跟:印刷产业园的过度修建,没有前期规划和深入研究,很多都是重复建设,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浪费了有限的土地和资源。盲目上:印包业中很多项目建设在盲目中上马,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日益繁荣的展会经济下催生的一系列印包会议,有多少是对行业推进真起到了作用,又有多少只是在制造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浪费。地位微:出版业经年累月积攒的旧版图书堆积如山,加上长期印刷企业“跪着挣钱”的局面,只会使更大风险被不容分说地转嫁到自己头上。
因为印刷业在传统意义上一直被划分到“前期投资少”的工业中,这一点也是经济学家评价一项产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基本特征。然而这种低廉的起步就使得它身后会一直保有大批“追随者”。但是表面的“优势”也正为日后埋下了不小的隐患:这种低门槛的进入,如果后期还不加倍努力,在现代社会就只剩下淘汰出局这一条路。
同时另外两个潜力工业的基本特征——“应用使用人数众多”和“对环境和周围无污染”等方面,现在的印刷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早已不再担得起“有发展潜力工业”这一名号。
市场经济下,供需杠杆是撬动商业平衡的最强力量,如果没有对未来市场的饱和度在前期做出精密估计和考量,很有可能会出现许多猝不及防的情况:更多相似企业的蜂拥而至、利润的迅速缩水,最终供需矛盾的一边倒现象等,这都是“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这一点所谓“过剩”只是表面意义的“过剩”。放眼望去,除了一些外资、合资企业,真正国本土的高科技印企可谓凤毛麟角。两类企业的差别不仅在技术与规模投资上,而且还会体现在思维观念和管理理念等方面上。观念的落后更为可怕。
印企数量的激增,特别是中低端印企的盲目增加,造成短期内单一领域的过度聚集,容易使得恶性竞争在其中出现,还有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之下可能对潜在危险的忽略。这些都是“门槛低”所带来的直接影响。
会展泡沫的背后
再谈到印刷产业园的不断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印刷业的进程,但是有些是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重复建设而成的。这种投资巨大的建设所造成的浪费,还会出现的是一种不易更改的情况:土地、建筑等很多不动产随后的变更处理都不再是简单可以完成的,慎之又慎实在是不为过。现在这样的实例有很多:华中地区的一家印刷产业园先期投入很大的资金建起了较好的硬件措施,但由于地区印刷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地方印刷企业因为资金不足住不起,外地的大企业则认为当地市场小而不愿意来,结果弄成了一个不上不下,关也不是、办也不是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些产业园则是“胎死腹中”,挂牌很久了,但启动资金长期不能到位,招商引资更加谈不上了,导致国家宝贵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
印包业项目的盲目跟上,特别是印包展会扎堆举行,“展会经济”一词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经济术语。
以前很多工业企业并不能通过传统宣传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但是又没有其他更好的途径。而“展会”的诞生恰好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
与此相对应,在越来越多城市的黄金地段,接连冒出了一个又一个会展中心,并成为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会展业泡沫四溢的现实:尽管目前全国大部分展览中心展馆使用率不足30%,展馆面积严重供过于求,但各地政府仍以“高标准”、“标志性”的要求,每年财政投入几十亿元建设新展馆,目前全国展览场地年总收入10多亿元,而建设费用则是其3倍到4倍。如果加上原有展馆的日常维护运营费用,投入产出效率更为低下。
据估计,提出要把本市办成“国际会展都市”、“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区域会展中心”等的城市,目前至少有30个。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就此指出,“政府主导”是我国会展经济虚火猛窜的重要根源,若不尽快扭转,将最终殃及会展经济自身的发展。不少展会在政府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仍每况愈下,有的甚至已办不下去了。所以我国会展经济应尽快从“政府主导”下转型,还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市场化办展,会展企业的成长空间大大受限。
出版业的风险转嫁
最后要说到与印刷息息相关的出版界,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印刷图书数量的90%可以进入出版流通就已经很不错,出版流通领域中的90%可以进入到书店也已经很不错了,进入书店90%的书可以得到出售,那就更是相当不错的销售记录了,而且目前看来好像近年来没有几本书可以达到。
库存图书数量的不断增长,国内现已超过了40万册,而且还在继续不断增加。这一方面增加了积压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占用了不少空间,耗费了人力物力。但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既然后续没有什么积极措施,就只有在前期策划出版印刷时要想到市场需求,从而做到合理利用资源。
而且进一步细分来说,出版业出现这种情况后,并不消化风险,只会将更大的风险转嫁给了印刷业本身,印刷业既要仰仗出版社的鼻息生存,又要忍受着不断缩水的利润空间。所以库存大量图书这种现状必须要在最初阶段就得以控制,“过剩”不能再愈演愈烈。
提出目前来说困扰行业的几个问题。希望在目前过剩的种种现象面前,更多的业内人士思考如何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多用“巧劲”,事半功倍!



 





上一篇:印刷包装业已进入“洗牌”阶段-金洲印刷厂-金洲印刷

下一篇:印刷小窍门,南沙印刷厂,黄阁印刷厂

在线客服

加微1590203000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1326592800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旺旺J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